top of page

今天的两件小事,又让我找到了做教育的意义

  • ivyyiliu
  • Nov 6
  • 3 min read

教育的意义藏在哪里?以前我总在理论里寻找答案,直到今天,两件发生在课堂上的小事,再次让我真切触摸到这份意义 —— 它不在宏大的口号里,而在孩子递出的一张纸巾里,在他们笨拙却真诚的迁就里,在他们为热爱之事眼里闪的光里。


上午的二年级课,手工任务结束后,三个风格迥异的小朋友凑到地毯旁,要和我一起玩词卡游戏。这三个孩子,平日里都是让我多费几分心思的 “小特别”:小朋友 B 是英国人,双胞胎之一,学习能力极强,家教也好,对中文兴趣浓厚且学得飞快,可偏偏反应太快,总忍不住插嘴;小朋友 K 是韩国孩子,堪称二年级 “老大难”,举止粗鲁、缺乏同理心,对同学常拳脚相向,一上课我就得把目光多留几分在他身上;小朋友 R 来自香港,家里没什么普通话背景,话多坐不住,还总因小事和同学起矛盾,课堂上不是他告状,就是别人告他的状。


我本以为这三人组队会状况百出,没想到竟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。游戏第一轮,R 输得一塌糊涂,手里一张卡片都没有。我刚要开启第二轮,就见他慢慢低下了头,眼圈悄悄泛红,眼尾挂着未掉的泪珠。我轻声安慰了两句,可他的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,先是右眼,接着便一发不可收拾。


B 见状,立刻跑去拿了张纸巾递给他 —— 这举动在懂事的 B 身上,倒也不算意外。真正让我心头一暖的,是 K 的变化。起初我让 K 帮忙拿纸巾时,他还斩钉截铁地说 “NO”,可接下来的比赛里,他却像换了个人似的,一直用小手轻轻拍着 R 的背,小声哄着 “别哭了”,还特意指着卡片告诉 R 正确答案。一开始他还带着点胜负欲,忍不住自己伸手拍卡,后来却刻意放慢速度等 R,甚至主动把赢来的卡片让给 R。最搞笑的是 B,他明明是三人里掌握最好的,却故意装糊涂,拍卡时手在卡片上空绕来绕去,嘴里还嘟囔着 “哎呀,到底是哪一个呀?” 那 “拙劣” 的演技,让我又哭又笑。


平日里,他们总因各自的小问题给我惹麻烦,可今天这些举动,却像小太阳一样暖着我的心。我很庆幸,工作到现在,还能被这样的瞬间打动 —— 这大概就是小学老师的幸运,能看到孩子最单纯、最善良的一面。他们早已不是开学时,让我进教室前都要深吸一口气的 “小鬼头” 了,他们在慢慢长大,终于懂得在意别人的感受,懂得关心他人,而不是只想着自己。我忽然反思:是不是我平日里太急了?总想着赶进度、完任务,却忘了停下来等一等他们。他们其实一直在变好,只是速度没我期待的那么快,变化没我期待的那么多。可教育本就该如此啊 —— 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,慢慢走。


就像我喜欢的那句话说的:“什么是教育?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” 而我想再加一句:是同理心的深化,是视野的开阔和思维的拓展,是人点亮人。


下午的感动,来自六年级的 exhibition 展览。这是他们年级的大事,为了这场展览,孩子们共同努力了很久,还特意邀请了外校学生来参观。我今天在其中一个班当值,竟看到了一群 “不一样” 的孩子 —— 那些在中文课上总提不起干劲、眼神涣散的孩子,在讲起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,眼里满是光芒,对着外人自信又滔滔不绝。有些小组还拍了短片,一两分钟的视频竟有头有尾、有情节,看得人心里暖暖的。


看着他们投入的样子,我再次想起那句话:教育,是同理心的深化,是视野的开阔和思维的拓展。原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只是需要找到合适的舞台。今天这两件小事,像两颗星星,照亮了我对教育的初心 —— 我们做教育,不就是陪着孩子慢慢长大,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光,再看着他们用这束光照亮更多人吗?

ree

 
 
 

Comments


Drop Me a Line,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© 2023 by Train of Thought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